倉儲采煤法的生產系統及采煤工藝
生產系統
在每個倉房下方留有小煤柱形成放煤窗口,破碎的煤炭儲存在倉房內。回采倉1向上推進回采,采落的煤炭儲于采空區內,作為臨時充填場。由于煤體破碎后,體積增大,回采倉下方隨時要放出少量煤炭,并保持有足夠的回采空間;待放倉2已儲滿破碎煤炭后暫不放煤,以控制頂板。在放煤倉3下開啟煤倉口,煤炭依靠自重放人區段運輸平巷的礦車或輸送機中。通風系統為便于工作面通風,工作面布置呈偽斜狀;材料等由區段回風平巷運人工作面。
采煤工藝
(1)落煤。由倉房沿傾斜最下部開始,自下而上進行。雷蒙磨廠家為便于工作面通風,工作面一般布置成偽斜狀,與走向有150 - 200夾角。落煤方式普遍采用打眼爆破,一般采用由回風眼側向進風眼側順序分段方式。破碎的煤在原地堆積,由于碎煤體積膨脹,為保證一個高度約2m的回采空間,需經常將多余的煤放出。放出時應注意在各個放煤口保持放出量的均衡,以保持工作面的平整。
(2)頂板控制。在回采倉1的工作面內,因為倉內儲存有煤炭,限制了頂底板的閉合運動,當頂底板和煤層的穩定性較好時,一般不進行支護;當頂底板穩定性較差時,可采用木錨桿或點柱加以支護;當煤層松軟易冒時,應打支柱并用背板背好。
(3)放煤。回采倉的放煤只是為了保證一定的工作空間高度。放煤主要是在放煤倉進行,一般利用放煤口依次順序放煤。由于倉內煤體放出,懸露的頂底板會發生破壞,特別是頂板垮落,放煤就可能混矸。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根據放礦理論研究合理的放煤順序,河南破碎機以取得較高的采出率,降低含矸率。每隔3—5個煤倉,應留一個區域隔離煤柱,寬度一般為6 -Sm,一個小區域采完后,將這一區域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