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說的物包括客體、人工制造物、過程、事態、形狀、外觀、表征手法或對客體和實體的影響。[1]117鑒賞系統的評價對象即便涉及到人,也不是針對他們的行為是否正常,而是針對漂亮、難看等外觀因素。 但是如果影評的主觀色彩太過突出,又會招致觀眾的反感。因此,影評作者應嘗試使讀者相信其個人觀點不僅對他自己是重要的,而且對讀者而言也是重要的。這就要求影評作者在表達態度和評價時要使其個人觀點看起來客觀一些。前面的定義提到,情感資源關注的是評價者的心理感受,過多的情感意義的表達會造成觀點的過于私人化,從而缺乏一定的說服力。而鑒賞資源和判斷資源的評價對象是物和人的行為,它們關注的是被評價對象。陳曉燕認為,從情感到判斷再到鑒賞,語言的主觀化、個人化程度不斷降低,而客觀化程度則不斷遞增。中文影評中判斷資源的分布特征表 3 判斷資源分布情況表 3 表明,在判斷資源中,社會評判資源出現頻率比社會約束資源高。這是因為社會評判資源強調的是對人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評價,而社會約束資源強調的是從道德和法律等方面對人的行為做出的判定。因此在影評中,作者對導演或其他人員的評價集中在他們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個性這些方面,而不會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來評價他們。在評價影片中的人物時,影評作者運用了社會評判資源和社會約束資源。影評作者在敘述影片情節時會涉及到對影片中人物的介紹,因此會運用社會評判資源。而運用社會約束資源是由于語料中所評價影片故事的特殊性,《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中很大一部分是敘述社會以及人性的黑暗面,因此影評中對人物的評價會涉及到社會約束資源。在語料 C4和 C5 中,社會約束資源出現頻率很高,因為這兩篇語料的作者花較多筆墨討論電影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人物設定對電影發展的影響。4. 中文影評中的情感資源影評中的情感資源主要分為三類,**類是修飾所評論電影人物內心情感的資源,這一類在情感資源中所占比例**; 第二類是修飾作者對影片的感受的情感資源; 第三類是修飾觀眾觀看電影后的感受。5. 態度資源的評價對象影評中對電影的評價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側重點的。通過對評價資源的分析篩選發現,影評中對電影的評價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 **,對影片整體的評價; 第二,對導演既然相關信息( 如導演所拍的其他電影) 的評價; 第三,對電影技術層面( 如畫面,音樂) 的評價; 第四,對片中人物既然經歷的評價; 第五,對片中某些片段的評價。在五篇影評中,針對這五個方面的評價資源都占到了所有評價資源總數的一半以上。除去這五類評價資源外,影評中還存在大量的評價資源,這些評價資源的評價對象則根據影評的主題不同而不同。三、結語本文分析了五篇中文電影評論中態度資源的分布特征,研究發現,中文影評中含有大量的態度資源,其中出現數量最多的是鑒賞資源,其次是判斷資源,情感資源出現頻率最小。這一分布特征反應了影評作者通過運用評價資源巧妙地將其個人觀點客觀化,從而使其更加令人信服。
資訊來源:http://www.91heh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