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CES消費電子展開幕前,豐田宣布在向全世界開放5680項有關氫燃料電池技術專利,其中包括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的1970項技術。任何使用這些專利的人都無需支付任何費用。該專利池覆蓋了燃料電池組、高壓氫氣箱、軟件控制系統以及與生產供應氫氣相關的工業流程。在德媒看來,豐田開放這些
專利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跟燃料電池車自身的屬性有關。目前火熱的純電動車**的缺陷是充電時間太長,而目前豐田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在3分鐘內加滿氫氣,與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一次加氫可以行駛500km左右,達到特斯拉的續航水平,足以滿足日常使用,相較于純電動車優勢明顯。但是燃料電池車生產成本高,建設加氫站的成本大約需要350-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000萬),燃料電池車數量過少使得加氫設施的建設難以推進。德國n-tv網站認為,豐田開放專利技術,有利于降低燃料電池車制造門檻,鼓勵燃料電池車使用,以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在這次發布會現場,豐田副總裁卡特也表示,燃料電池車的使用“需要汽車制造商、政府、能源公司及研究人員間‘不同尋常地緊密合作’”。
其次,豐田在燃料電池車技術研發方面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投入數以十億計的資金,這次免費開放專利也是出于競爭的需要。除了豐田之外,各大車企均相繼推出燃料電池車計劃,比如奔馳與福特、雷諾日產合作,本田與通用合作。德國《焦點》周刊認為,之前特斯拉宣布開放專利已經樹立了榜樣,作為世界銷量**車企的豐田學習特斯拉,可以號召更多車企和供應商采用豐田標準,取得相對于其它品牌的競爭優勢。
**,在上世紀90年代豐田開發出普銳斯混合動力車時,采用專利封鎖政策,雖然普銳斯累計銷售數百萬輛,但在中國等市場并未取得預想成功,也沒有阻止其它車企開發出相類似的車型,甚至還有特斯拉等純電動車問世。《明鏡》周刊表示,豐田Mirai電動車2015年即將上市,計劃今年生產約700輛,到2020年實現數萬輛的年銷量。豐田實行專利開放策略,可以樹立技術開放的品牌形象,推動Mirai等燃料電池車的銷售。——
專利申請網 資訊來源:
www.sjhc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