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好字幕翻譯中的文化語境
在影視翻譯實踐中,掌握好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可以幫助譯者解決翻譯中遇到的困難。
2、關注影視對白與字幕之間的偏差
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導致部分語義的
改變或缺失,這往往也導致字幕翻譯與對白原義之間的差異,但翻譯時盡可能在語言和文化信息上忠實地傳達原影視片的意圖和功能,使觀眾看完影視之后能夠產生類似于原作品的效果。在影視翻譯中除了要考慮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外,影片的藝術風格、時代氣息、編劇和導演的意圖也是譯者在翻譯時要考慮的方面。
翻譯不僅是語言交流的工具,本身也是對另外一種語言文化內涵的診釋,語言的翻譯可以意譯,但文化方面的翻譯一定要忠實于源文化,這是對譯者的跨文化能力提出的要求。
3、字幕翻譯中的異化與歸化
在影視字幕翻譯中人們往往把譯語看做對原作的同化過程,因此在翻譯中就會產生追求同而排斥譯的現象。翻譯中的異化是藝術傳達上的一種變式,這種“變式”是客觀存在的,是影視翻譯的客觀需要,也是審美的需要。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語言與文化又存在相通的一面。語言與文化的相通為翻譯提供了可譯性,而相異使翻譯出現困難,產生對抗性,因此產生了譯語的異化。
但這種異化都是譯者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字幕翻譯時必須注意把握影視的核心,既要做到正確體現影視的基本內涵和風格,使正確傳遞跨文化交流信息,又要不失為大眾所接受。因此在翻譯中利用異化與歸化的方式去翻譯,充分發揮漢語的優勢,追求“和而不同”的審美效果,使譯語在譯者的藝術再創造中得到優化。字幕翻譯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與人物對白、動作、畫面、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是同步的,隨著表演情緒、場景、語速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字幕翻譯的取舍、文化信息的處理要在盡量保持影片原有藝術風格和劇中人物風格的基礎上更多考慮觀眾的認知能力和欣賞習慣,正確把握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做到合理異化和優化,為觀眾提供**的語境效果。
在翻譯外國影視作品時,盡量保持原劇風格、異國情調是有必要的。原作中富有個性或鮮明的語句、比喻等不要輕易舍棄。對于西方影視中的感嘆語句在翻譯的時候盡量運用“呢嘔”“哇噢”等西式感嘆詞,以更加貼切地表達劇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
4、字幕翻譯中譯者的主體地位
譯者主體性是指“譯者在受到邊緣主體或外部環境及自身視域的影響制約下,為滿足譯人語文化需要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的一種主觀能動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目的性和創造性等特點”川。譯者實質上都是在自身的文化參照系統下對原文進行吸收、加工、選擇的。譯人語文化意識、翻譯理念、譯者所處的主流文化趨勢、作者的寫作意圖,影片的風格、導演的意圖、受眾的接受能力、譯者自身的文化因素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譯者對影視片的字幕翻譯,因此在任何翻譯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隱含著譯者的主體意識。譯者只有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作用,使各種影響因素達到**限度的和諧。譯者在翻譯時必須兼顧這多重關系,制定出詳細具體的翻譯策略,使影片的信息傳遞達到**效果。另外,影視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是較難處理的,源語語篇中可能會有很多特定文化意義的詞語,是譯語文化中較陌生、難于理解和接受的,這時就要求譯者對特定文化進行消化和選擇性再現,及時**地使譯文與觀眾溝通,滿足觀眾的情感需要。
總之,影視字幕翻譯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的翻譯,它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是一種語言與文化的再創造過程。譯者在進行影視翻譯時必須關注跨文化之間的信息轉換,而不只是把字幕翻譯當成兩種語言交流與溝通的媒介,譯者應從觀眾欣賞的角度出發,結合一定的翻譯技巧,根據影視的文化特點和具體的語境、語意盡可能**地呈現原作的內容。
此文由英信翻譯公司提供:http://www.chinatransyx.com/2015/tips_0427/944.html
資訊來源:
英信翻譯